信用中国(吉林)
注册 登录
{{Nickname}} 退出
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吉林)!
{{dataTime}}
{{item.name}}
搜索
全国首个!吉林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本
2025-05-14 | 来源:央广网 | 栏目:省内动态 | 浏览量:{{llpvs}}

在东北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营商环境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场。今年以来,吉林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活民营经济的金钥匙,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一场监管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在白山松水间悄然展开。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力量,吉林省市场监管厅谋划实施整治市场突出问题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2025)行动、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行动等系列举措。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改革为牵引,秉持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文明执法理念,以推行无事不扰检查方式为切入点,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切实加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监管,全力推动市场监管理念和方式创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创新执法模式 彰显柔性治理效能

为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逐利执法等顽疾,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对929项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规范,统一执法依据和标准,创新推行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段式服务型执法模式。通过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柔性手段,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推动监管、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坚决杜绝以罚代管”“一罚了之

同时,全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明确10个类别23项不予处罚事项,严格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机制,坚决遏制小错重罚、过罚不当等问题。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从源头上杜绝乱罚款、乱查封现象。

今年一季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免予、从轻、减轻处罚案件333件,减免金额达2604.35万元;完成262件案件回访,妥善解决24个实际问题,为市场主体营造了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此外,持续强化文明执法建设,牢固树立监管为民宗旨,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案件审核、信息公示等制度,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通过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规范执法人员言行举止,在法律框架内采取对经营主体权益损害最小的执法方式,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

深化监管创新 打造智慧监管体系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高、随意性大等问题,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创新推出无事不扰白名单检查方式。将不涉及安全、生命健康行业领域,信用风险等级为A级,且近3年无较大行政处罚、无安全事故、无信用污点、无拖欠行为、无偷税漏税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白名单管理,对名单内经营主体优先采取非现场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出现投诉举报、案件线索等负面情形的企业及时移出白名单,确保监管效能。

首批13.5万户经营主体入选白名单,占全省相关领域经营主体的8.3%,其中企业3.8万户、个体工商户9.7万户,吉林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白名单管理的省份。白名单企业在吉致吉品品牌认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评选等活动中享受优先待遇,有效激励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为引领,吉林省全面推进涉企检查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检查,严格控制专项检查频次。加快建设智慧哨兵辅助监管系统,推动部门间年度联合抽查比例不低于40%,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无感监管覆盖更多行业领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

当前,吉林省正以监管方式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服务优化和监管升级,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信用中国(吉林)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吉林)  |  联系电话:0431-80773731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指导单位: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承办单位: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2200000086  吉ICP备11005118号-4 |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1000号

访问 量:{{pvs}}